葶蓂溪畔“美人石”
□ 大魏
看过形神兼具的“美人石”,还真是钦佩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。大理石头多,石头的传说也不少。有个夸张的说法是“这里的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片树叶都有一首自己的歌。”这固然是一种诗意的溢美过誉之形容,然而有些奇石却真的被赋予了颇具人性化色彩的神奇传说。
从旧称砖窑村现叫凤阳邑延伸出的茶马古道往南走,到了太和村西面,只见葶蓂溪上古桥对面南诏太和城遗址的围墙上,写着“美女石,上行300米”的路标。于是过了桥,紧贴着围墙上行,沿着溪流朝上走约三百米,苍山佛顶峰下的溪水旁的土坡上,便奇妙地横卧着一块巨石,长约6.2米,高约1.6米,厚约3米,形状像极了一位斜卧躺着的美女,因此被人们称作“美女石”或“美人石”。而由于恰似美女斜卧的这块美女石,毗邻近在咫尺的南诏太和城旧址,给想象力丰富的大理的古人们提供了无限的联想空间,从而产生了一个传奇的白族民间故事。
传说南诏鼎盛时期,自认为大业垂成的南诏王阁罗凤,却有着一段剪不断的烦恼,那就是王子凤伽异的婚事。凤伽异早已过了弱冠之年,国王要他择偶完婚,可是王子诚心向佛,无意婚娶之意,国王坚决不同意,逼王子速娶成婚,王子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如意的王妃。后来,王子怀揣圣旨到民间去寻找心目中的美女。就这样,他像个呆头鹅似的在苍山洱海之间的村村寨寨行走了二十一天,但还是没有寻觅到一个心仪之女。这天他来到葶蓂溪边,走得精疲力竭之时,忽然看见荒草丛中静静地躺着一块六七尺长的巨石,就像一个侧身躺卧的睡美人。于是他一屁股坐下来靠在这块大石头上,沉沉地进入了梦乡。睡梦中恍惚之间,好像有人从背后推了他一把,睁开眼睛一看,大石头不见了,却有个美丽的姑娘坐在身边,娇嗔地对他道:“你这个小伙子好生无理,来不来就靠在人家身上!”王子见姑娘美得倾国倾城风华绝代,正是自己理想中的佳人,于是便一五一十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身世和目的,说着就要动手拉姑娘一起走。姑娘拒绝道:“王子休得无理,奴家本是点苍山神之女,名叫钟坤,已修炼千年。你若真心有意,必当明媒正娶。还要你父王封我为绿玉公主,方可永为人形终生与你相伴。切记如若错封名分,奴家便将永为石头含恨终生。”王子正待细问,却猛地从梦中惊醒过来,身边不见少女,依旧只是那块巨石。王子回宫后将奇遇禀报南诏王,而忘了钟坤告诫之言。阁罗凤听此奇事,便问罗荃法师,钟坤何许人也?罗荃道“钟坤本石,必是顽石之精。”其实,“钟坤”是白族话“石头”的发音。南诏王一听,哈哈大笑道“女为顽石,焉能与人结亲?!”一句话急得王子抓耳挠腮捶头跺脚,与父王争执半天毫无结果,又只得立马再到葶蓂溪边去找钟坤姑娘。却只是见到那块睡美人样的巨石,静静地躺着不动。王子呼天抢地声声叫唤:“钟坤、钟坤!”,都毫无应答,一遍遍抚摸着全身冰冷而光滑如玉的巨石,猛然想起本应请父王封她“绿玉公主”,却错封成了“顽石之精”,满怀希望化成了泡影。王子悔恨交加,又无计可施,一气之下便把父王给他的那张圣旨贴到巨石身上,自己心灰意冷地悻悻走回宫廷。宫里正因为王子不知去向而乱作一团,忽然见王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了。还来不及高兴,却又见王子身后有一块巨石从空中飘飞而来,原来是这块巨石正是“奉旨入宫”来了。眼看巨石就要砸向宫殿,阁罗凤立刻命令弓弩手发射箭镞,果然一箭射中,巨石訇然落地,身上还冒出一股殷红的鲜血。
第二天一早,南诏王亲临葶溟溪旁观看,王子侍佛坚定,有意把箭射向巨石,箭孔流血而巨石开裂,南诏王只好遂其执念,亲赐此奇缘巨石为“美人石”。一千多年过去,太和城的南诏王宫早已灰飞烟灭,唯有那块巨石,依然躺卧在太和村西边葶蓂溪畔的茵茵芳草间,巨石上酷似“箭孔”的断裂处,还留着一道红色的血痕,被人们永远称为“美人石”或“美女石”。
地老天长,光阴荏苒,斜倚在这片碎石与泥土堆砌垒就的平台——活脱脱一张舒适贴心的“美人躺”“美人榻”、一席优雅别致的“美人靠”之上,高起一边仿佛美人头颅那端,人们不知何时还栽了几棵葱郁的绿树,树冠翠绿勃发的枝叶伸展的浓荫,恰似一把绿伞凝成一蓬关爱,满凝爱意地悬垂葳蕤于“美人”头顶,荫护遮挡着“美女”穿越悠远的长梦。
南诏王室总以为他们的权力是万能的。殊不知权力却换不来人间真爱。这个传说绝妙地用“权力万能”的逻辑嘲弄了“万能的权力”,足见古代白族人民高度幽默的智慧和优美奇妙的想象力。当然,反过来看,“美女石”的奇妙存在,似乎又仿佛可作为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”这一至理真言与励志金句的一个神奇绝妙的诠释和佐证。
游离开奇妙的神话传说,我再度赞叹和折服大自然“鬼斧神工”的奇妙造化与地作天设!从巨石“陈设摆放”的状况和断裂的痕迹来推测,必须是受到强大无比的洪荒外力和神奇巨擘的抛掷、推送和撞击而下坠,再坐落、斜倚、横躺和断裂于此,奇妙、绮丽、壮美、壮观于此。却真是难以想象,且百思难得其解:“她”是怎么“来”到这里,而神奇优雅地倚靠、躺卧苍山之麓葶蓂溪畔这绿荫如盖芳草迷离的“美人躺”、千古神话传说的“美人靠”“美人榻”上。